跳至主要内容

物尽其(奇)用

物尽其(奇)用

redraiment, 2009-07-02





  去年ACM竞赛的奖金发下来了,但队友都已经离开学校了,就趁周末回来领,顺便大家聚一聚。席间很自然地聊起了我们当初因志同道合而相识,如何为AC而疯狂,如何“保卫”我们的机房等等。我告诉他们说现在条件可不像我们那会儿了,学院已经设立一个专门的实验室供ACM集训队使用,人手一台计算机,进门用指纹锁,讨论时还有大屏幕……可谓是应有尽有。以前的机房没有节制:K歌的、看电影的、玩游戏的,甚至还有谈恋爱的!二三十来平米的机房即是KTV,又是游戏机房,也是免费网吧。我们当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天16小时不吃不喝(但会上厕所^_^,怕离开久了机子就不是我的,而是其他人&病毒的了T_T)地忘我编程;想进机房偶尔还得看一下楼管大叔的脸色。

  谈到这里,我们几个人都开怀大笑,我们都一致认为:那段时间虽然条件比不上现在,但的确比现在好玩多了。我们都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经历,估计学弟学妹们是很难体会到了~


  原因很简单:杀鸡用牛刀可能没什么成就感,万一没成功还只会闹笑话;相反,物尽其用是一件让人很自豪的事情!我小时候比较好动,对数理化又非常感兴趣,当初经常在自己家里做点《自然》课本上的模拟小实验。没有硫酸盐酸,就用家里的白醋代替;没有碳酸钙,就买包旺旺雪饼,拿里面的干燥剂泡泡水就有了;没有试管,就拿写完的圆珠笔套来代替;没有显微镜,找四片老花镜相互调好焦距,也能放大好多倍……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能本身没带给我什么伟大发现,但让我的童年生活过得很特别,我也因此对数理化更有兴趣,现在回忆起来我会很乐意告诉你:真的很好玩!


  有时候想想,条件差、资源不充分这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用另一种方式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也算置之死地而后生吧^_^。作为软件班的学生,使用计算机的频率很高,在寝室里配备一台电脑显得很有必要,不过我一直坚持到现在才买,更多的也是出于这样爱玩的心态。大一时在那个“KTV、游戏厅兼网吧”里混得很开心,后来承蒙老师们的眷顾在实验室里有了一台自己的Linux的计算机,并管理着一台对公网开放Web服务的HP服务器。而我那800块钱的山寨机也极其给面子,居然也能上Web网。于是乎我将很多日常活动移植到Web上,然后通过手机办公~因为手机容量有限,无形中也让我喜欢上简约的风格,并尽可能多地让服务器帮我做事情(这可以减少不少WAP流量哟,我也因此对古老的批处理式计算机怀有好感,因为它可以把计算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不浪费任何资源)。比较典型的几次搞怪就是让我的机子每日每夜地帮我玩校内网的好友买卖、古惑仔等游戏,结果是人家判我使用外挂把号给封了!还有很多其他好玩的轶事。服务器对外网只开放了HTTP服务,这一苛刻的限制却无意地让我更早接触到Web Services这一概念,也算因祸得福,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软件工具很多,硬件更新也奇快。但也许我们并不用急着升级我们的计算机,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电脑和人脑一样,都没有让它们100%地工作。所以如果你是为了学习,尝试着去“折腾”手头的计算机的确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希望大家不要让丰饶的工具抹杀了创造力。学会既要安于现状,也要不安于现状。安于现状是希望大家去接受和珍惜所拥有的,不要在抱怨客观条件不充分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不安于现状是充分发挥自己所拥有的,去创造和收获更多的财富。愿大家尽量保持我们的创造力~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AutoHotKey 新手入门教程

AutoHotKey 真是一个好玩的工具!短短几行代码就是先了“窗口置顶”、“窗口透明”等功能,之前我还特意为此装了好几个小工具,现在都可以卸掉了。闲来无事,就把 Quick Start 翻译了一下,我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有时候我嫌原文罗嗦就用自己的话概括地描述了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autohotkey.com/docs/Tutorial.htm 教程目录 创建脚本 启动程序 模拟鼠标键盘 操纵窗口 输入 变量与剪切板 循环 操纵文件 其他特性 创建脚本 每个脚本都是一个纯文本文件,由一些能被 AutoHotKey.exe 执行的命令组成。一个脚本可能还包含 热键 和 热字符串 。如果没有热键和热字符串,脚本在启动的时候就会从头依次执行到尾。 创建一个新的脚本: 下载 并安装 AutoHotkey。 右击鼠标,选择 新建 -> 文本文档 。 输入文件名并确保以 .ahk 结尾。例如:Test.ahk。 右击文件,选择 编辑脚本 。 输入以下内容:#space::Run www.google.com 上一行的第一个字符 "#" 代表键盘上的 Windows 键;所以 #space 表示在按住 Windows 键后再按空格键。"::" 后面的命令会在热键激活后执行,在本例中则会打开谷歌主页。继续按下面步骤操作,来执行这个脚本: 保存并关闭该文件。 双击该文件来启动它。在系统托盘里会出现一个新图标。 按下 Windows 和空格键,网页会在默认的浏览器里打开。 右击系统托盘里的绿色图标可以退出或编辑当前脚本。 注意: 可以同时启动多个脚本,并且在系统托盘里都会有一个相应的图标。 每个脚本都能定义多个 热键 和 热字符串 。 想让某个脚本开机即启动,可以将它的 快捷方式放到开始菜单的启动目录里 。 启动程序 命令 Run 可以运行程序、打开文档、网页链接或快捷键。请参看以下示例: Run Notepad Run C:\My Documents\Address List.doc Run C:\My Documents\My Shortcut.lnk Run www.yahoo.com Run mailto:someone@somedoma...

OmniGroup

前几天买了OmniGroup全家桶,强迫自己熟悉这些“效率工具”。现记录一些自己的理解。 为什么这些工具的功能看起来有重叠? 我的理解是每一款应用都是面向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士的,并不会真的有像我这么“变态”的人一下子买全家桶的。 每款工具各自的作用和区别? OmniFocus:面向个人的GTD工具,。 OmniPlan:面向小组的项目管理工具。OmniFocus和它的区别:前者管理个人的行动;后者管理一组人的任务。 OmniOutline:它和OmniFocus的功能重叠度很高,但作为区分:Focus更专注于Action,即动词;Outline更专注于清单,即名词。 OmniGraffle:这款应用和其他三款区别最大,它是画图软件。它用起来不像我自己开发的KingYoung那么“流畅”,但的确很漂亮。我为了方便使用,还把积灰已久的鼠标拿出来。 OmniFocus 收件箱:灵光一闪,马上收集 项目:根据项目,纵向地将Action组织到一起。项目的特点是有始有终。例如具体看某一本书 上下文:类似于Spring的AOP概念,从横向/切面上看Action。例如读书,可以贯穿所有读书项目 透视:其实就是搜索功能

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谁说博客也要像论文一样结构清晰、有条理?! 软件卸载 昨天整理自己的本本,卸载了 VMware 7.0 + 深度XP,MS Office 2007 以及 Visual Basic 6.0。我承认这些都是盗版软件,不过剩下的应用程序都是自由软件(freeware)或免费软件(freeware),这下我的计算机“干净”了。闲来无事,我就细数了一下当初装这些软件的原因: VMware + XP:当初刚买本本的时候,正好在上软件工程实践,紧遵老师的教导“将自己的开发环境随身携带”,自然第一款软件就是装了虚拟机(学校机房里是肆无忌惮地用盗版 VMware),另外上课指定使用 Visio 作图,那也只好一起装了;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某些人的计算机装的是 XP,我这边有个 XP 环境也是为了方便问题重现(我的本本预装了 Vista)。 MS Office 2007:在毕设期间,我也还是用 Open Office 和 WPS 2010,但现在公司用的却是 Office 2007(正版)。我这次卸载这款办公软件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工作的事情要在工作时间里完成! VB 6:你可能无法想象在我们科班的毕业设计中有多少是 VB6 项目,从大二开始,每逢毕业将至,总会有人来找我帮忙看那些不晓得从哪儿搜罗来的 VB6 代码,经不住软磨硬泡,我总会帮着改改;另一个原因在我自己,我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学 MFC 等,所以但凡要做 GUI 程序,我都是拿 VB6 来画界面,再调用由 C 语言开发的 DLL 库,不过现在改用 QT,于是 VB6 可以功成身退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些人就喜欢把自己的事全盘交托给别人来做,我一直不明白他们既然有精力去说服别人,为什么就没耐心自己去完成(所以我下面说人和人之间是无法理解的)。既然自己都认为这是无聊的事情,为什么偏偏又假设其他人会愿意无偿地帮你来完成呢?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但到了今天,我听到关于这句话时的语境普遍是,A说:“那个XX东西你也不要了(或要了也没用),不如就让给我吧?”,B就义正言辞地反对:“那怎么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己所甚欲,勿施于人 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解诸子百家...